“跨海求真 哈佛博士论中美未来” (亚洲研究所出版社)

跨海求

哈佛博士论中美未来

(Searching for the Truth on Both Sides of the Ocean)

표지

 

 

 

贝一明(Emanuel Pastreich)著

首尔:亚洲研究所出版社

 

ISBN: 978-0-692-20612-6

编辑委员会: 赵寒玉 赵心悦 钱梦仑 李振寰 李松竹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不久前撰文指出,中国目前的种种变化展现,绝大部分是有益于中国和全世界的。自此不难看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显现无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政客、商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中国,正迈进全新的阶段。

在此阶段中,中国面临新的挑战,中国的年轻人更肩负重任:自身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国家的兴盛,世界的改善。期间所承受的压力,品味的冷暖,似乎使得前路漫长且迷茫。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平衡仿佛那般的不易寻找。动力何在?勇气何在?方向何在?思考许多,行动极少。有时不是不愿动,而是不知如何动;有时不是没有行动,而是不知何以坚持。

21世纪的中国应该走怎样的道路?沿着资本主义强国的崛起之路前行,还是创造出全新而先进的文化体系供世界各国瞻仰效仿?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西方物质文化的不断冲击,中国的青年、华夏文明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非主流”、“世俗化”、“自私功利”成为“90后”“00后”的代名词,社会责任感匮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样的一代将如何领导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之巅?儒家思想崇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变为了现代人追求的“修身,发家,出国,游天下”。加入留学移民大军的青年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黄土地下埋藏着多少灿烂的文化瑰宝。

在这东西文明交织融会的剧变之时,一位献身东亚、志在弘扬亚洲文化的美国文人以他独特的视角解读中国的未来,为中国的青年点亮前行的明灯。他虽是美国人的样貌,却怀揣一颗中国心。他成年之时怀着一腔热血,越过重重阻碍学习中文;他游学宝岛,拜访大陆,深入中华大地,体味千年文明;从耶鲁到东京大再到哈佛,他孜孜不倦,苦读典藏,洞察古老中国,感知腾飞亚洲;他手执教鞭,宣扬东亚文化,遍访政坛商界,协同合作共谋亚洲未来…在这二十余年中,他也有过疑惑,遇过困难,曾经迟到十余年才恍悟良师益友的真知灼见。然而今天,他仍然在瞩目亚洲,瞩目中国,仍然在为理想中的东亚共荣而辛勤努力,仍然在坚守最初的信念。

他,就是贝一明教授。生在物质文明发源地的美国,却对此嗤之以鼻;本无半点中国血统,却对中国情有独钟。心怀那古老的士大夫精神,他敢为人先。回馈世界是他一生的追求。贝一明教授相信,泱泱大中华之文化精髓,不仅已然改变了他,亦将改变全世界。

贝一明教授广结天下友人,从村上春树到马友友,探讨从文学到音乐,从人生到国家的广泛议题,使得他的阅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他游刃于中西方文化间,“似外来却非外来”的他执着地融入中国文化,独特的身份属性使得他对中国文化具有更加客观且更加具有发展性的见解;他时时关注中国当代热点问题,从中国移民留学热潮到中国首个诺贝尔奖的诞生,从环境问题到全球汉语热,他都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看法,对中国人的“大国梦”也心怀殷殷期许。在平实真挚的语言中,这位毕业于耶鲁大学及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的学者,将自身的经历和所思所想娓娓道来。贝一明教授希望鼓舞并勉励中国的下一代,能够站在时代浪潮的最前沿,为中国的未来描绘宏伟的蓝图,延续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跨海求

哈佛博士中美未

Searching for the Truth on Both Sides of the Ocean

 

目录

 

序 文

前 言

 

第一章  老美中文学习记

哈佛博士的成长轨迹

耶鲁中文学习记

耶鲁岁月中的师生情

宝岛之旅

中国交流的恩师

 

第二章  论教育

我们应该送给子女什么礼物

解密美国大学教育

二十一世纪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每一位国际关系从业者都应主修文学

教育的危机

 

第三章 给中国青年的忠告

论价值

历史和新闻的区别

民主和参与

 

第四章 论环境

面向世界的中国梦

亚洲公敌: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语言

生态货币

 

第五章 读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弗兰肯斯坦联姻

中国是新冷战的主角吗

美国,若只管自己的事,仍然是一个威胁吗?

朝鲜问题

 

第六章 中日关系何解

论中日关系

论岛屿争端问题

跨世纪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对策:中国的角色

 

第七章 全球化与我

一触即发的数据危机:我们是否需要一部信息宪法?

Facebook 究竟是什么?

Facebook 与全球治理的未来

世界真的在变小么?

世界究竟是如何运转的?

 

第八章 不可思议的现代社会

孔子说的“正名”是关于体制转变的警言

性与消费

贪婪、资本主义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消费的崛起和因果法则的终结

阶级分化的复苏

李天一与阶级的再现

 

第九章 国的未来

多元历史成就未来中国

21世纪中国文化的意义

中国的科举与考试制度

 

结语 轻人如何成为领导者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