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报
2016年 6月 30日
贝一明
上周笔者去了首尔光化门的一家大型书店,想看一下书店有多少政治、经济领域的中文原著。今年5月16日中国文化大革命50周年纪念日之后,中国从各个角度围绕毛泽东留下的遗产展开了一场激烈讨论。在以网络为基础的讨论之外,笔者需要查看一些更加具体的单行本文献。
该大型书店最近对外国书籍展厅进行了重新翻修。笔者在几个月前听说店里新设了中文原著展区,这是一个好消息。事实上,可以读懂中文书籍的韩国人不在少数,不少韩国人都对现代中国抱有很大兴趣,而且生活在首尔的中国人数量也在日益增多,除中国游客之外,交换学生和长期居留的中国人也为数不少。
但笔者在书店看到的情况却令人感到无语至极,简直是笔者见过最差的图书展区。书店的中文书展区隐藏在日文书展区的一个角落里,也没有任何写有“中文书展区”的标志,如果不向店员询问,根本就找不到中文书展区在哪里。
摆放中文书的书架板也只有区区七个,而且其中两个书架上都摆着中文学习辅导书。
其余五个书架上摆的也只是村上春树、JK罗琳等著名作家作品的中文译著、奥巴马总统的传记和中文版圣经等等,还有一些无名作家的入门书、实用书等等。
书架上没有一本中文小说,也没有任何近些年出版的关于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著作。
仅从书架上的书籍来看,人们很容易认为最近中国出版的书籍中鲜有令人感兴趣的作品。这种印象是对现实的严重误导。事实上,中国作家和知识分子正不断出版大量探讨现代中国问题乃至全世界问题的严谨著作。
最近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CASS)就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很多书籍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韩国人也存在很大关系。但韩国却没有一家书店可以买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书籍。
无视中国现代书籍或者刻意不把中国书籍翻译成韩语,也有悖于市场逻辑和原理。不少韩国人都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问题在于,韩国的舆论主导层人士很难在高水平的知识层面接触中国。
中国是超越了“国家”概念的大国,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口中,五分之一都是中国人。我们应对中国的知识多样性和日渐增强的文化能动性保持关注。韩国人和世界人有必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密切地关注中国的发展趋势。
韩国的新一代领袖必须能够熟练使用中文,应该能够轻松阅读中国报纸或者用中文写信。此外,韩国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中国”专家,还应包括四川省、广东省、上海市、武汉市专家,对于韩国来说,这些中国的省市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加重要。
但大部分韩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现在才刚刚开始培养对中国特定地区的专业知识,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
韩国有意忽视中国知识与文化的发展,是一种极端危险的行为。笔者已经亲眼目睹,很多韩国人对中国正在发生的政治与经济讨论一无所知,对中国自认为在世界上发挥的角色也没有任何理解。
中国国内发生的讨论将会对韩国造成直接影响。切断韩国人接触中国主要书籍著作人的途径,将使韩国人无从了解中国国内可以对韩国造成直接影响的各种势力。从两国之间密切的关系来看,此举必将成为“无知之毒”。
现在韩国人是时候需要对中国进行认真的思考了,但韩国人也大可不必对中国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表示同意。大部分中国人都会痛快承认中国自身的巨大问题。韩国若想与中国合作并对中国发挥积极影响,第一步首先需要转变意识。不是增加韩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量,而是大幅扩大两国之间的知识与文化交流。
我们应尽力帮助中国人提高透明性、减少公害,进一步扩大中国与世界已经实现大规模交流的接触幅度。若想做到这一点,除了我们首先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发生的事情之外,并无其他道路可选。
Like this:
Like Loading...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