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报
“历届“首尔市长”共有多少名“
2016年 7月 11日
贝一明
前往曾是首尔特别市政府办公楼的首尔图书馆,可以感受到充满德国人气息的禁欲主义。日本殖民时期建成的这座建筑三楼设有一个展示上个世纪首尔市发展历程的小规模展览空间,墙上挂着历届首尔市长的照片和写着他们履历的介绍牌。根据展品介绍的内容,首届首尔市长是1946~1948年在任的 。此前的李范升虽然是第一个韩国人首尔市长,但当时的市政依然沿袭了以往的殖民体系,并未确立现代首尔市行政系统。
对于首尔人来说,提起首尔市长的数量,自然是从光复之后开始数起,而不会把殖民时代的18名首尔市长(京城府尹)计算在内。因为这些人都是奉行殖民压榨政策的日本人。
笔者认为,这样设置市长“万神殿”属于一个重大错误。事实上,第一任“首尔市长”是1395年担任汉城府判尹的成石璘。朝鲜王朝曾有过数百名“首尔市长”。在权限和任期年限上,汉城府判尹自然无法与首尔市长相比较,但他们都曾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拥有600年以上历史的城市担任首长,有资格被人们铭记。
那么,这个剥夺了首尔市551年历史的决定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呢? 深刻的文化断层割裂了首尔的历史。现代首尔人很难从首尔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中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可。大部分巴黎人都会记得塞纳河上桥梁的名字,而能够列举出清溪川各座桥梁名字的首尔人却少之又少。以纪念物或风波中幸存建筑等形式存在的历史虽然围绕在我们身边,人们却很少真正关注这些历史痕迹。然而,这些历史可以为我们建设新首尔提供无尽的灵感。
首尔想要成为伦敦、新加坡、伦敦之类的城市,从而营造一种足以激发市民动力并充满灵感的文化。首尔站高价公园项目便是一个典型例子,体现了首尔想要成为其他城市的深刻执念。首尔市打算建造一个树木繁盛且充满艺术作品的公园。这个计划完全借鉴了曼哈顿的高线公园。此举固然可以得出一个令人有趣的结果,但计划却建立在完全进口的概念之上,而且由荷兰公司MARDV负责施工。
首尔真正需要的不是“像曼哈顿”,而是“像真正的首尔一样”。为了营造足以成为首尔市根基的全新城市环境,首尔需要的挑战是对沉睡的历史传统进行重新解读,从中找到适合当今时代的意义。
首尔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用玻璃和钢铁围成的办公室大楼和公寓楼完全无视了以前的胡同,无论是建筑的外观还是室内装修,都丝毫没有考虑过传统建筑的元素。
首尔的深层结构已经受到破坏。沿着庆熙宫边缘建造的公寓大楼与传统城市景观毫不相称。乙支路二街高高耸立的办公室大楼也没有为商人和市民们留下任何休闲空间。过去五百年充满村庄人情味的社区气氛已经消失不见。
都市环境的急剧变化没有为城市注入活力,过于强调革新反而造成了城市连续性的断裂。如果把首尔打造成另一个新加坡,构成首尔卓越复原能力的所有元素也必将从此消失。
若想发现富有生机的文化,需要前往乙支路三街附近的工厂。在这里的后街上有大量艺术家在小企业经营的工厂中制作雕刻产品。在中央市场,商人与艺术家正合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文化。
我并非主张首尔应该恢复就是的样子,而是建议在深刻了解首尔历史的基础上建造可以长久流传下去的新建筑。我们应该把现代建筑视为历史旋律的全新变奏曲,在建造新楼时积极应用传统韩屋要素,需要的时候甚至不惜使用泥土和树木来代替玻璃与钢铁。
由于彻底欠缺对朝鲜时代首尔市长的认识,我们对500年来首尔市实施过的行政政策一无所知。了解当时官员们的晋升制度、环境保护与城区农业政策、市场与工厂管理、首尔各区行政情况的人少之又少。
首尔曾经有过何种可以运用到现在和未来的睿智政策,这个问题我们甚至从来没有想过。急于将首尔打造成现代化城市,结果却失去了集体智慧这样一个首尔最为宝贵的资产。
首尔人认为,首尔如果过度与历史纠缠不清,就会无法摆脱脏乱落后的城市状态。然而,哥本哈根和慕尼黑等富裕的城市虽然充满魅力,它们却不是首尔。打开首尔未来的钥匙隐藏在首尔的历史之中。我们必须对后街胡同、城市政策和过去的共同体进行重新解读,从中发现可持续发展的首尔未来蓝图。 只要我们有心聆听,一定可以从历史上的数百名首尔市长身上找到智慧。
Like this:
Like Loading...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