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需要科学性思维” (中央日报 2017年4月26日)

中央日报

“韩国需要科学性思维”

2017年4月26日

贝一明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包括釜山在内,全球各地都举行了“科学大游行”,强调科学与科学性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韩国人经常为韩国开发出的最新技术感到自豪,并对其他国家掌握的先进技术感到羡慕。笔者通过十多年来与韩国研究机构合作期间对韩国社会的观察发现,韩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缺乏技术,而是科学性思维方式的衰退。

 韩国人将新的汽车或机器人等技术视为某种奇迹般的成就,这种视角充分体现了对技术成果的敬畏,但它却让人局限在既往的思维框架,丧失了批判性分析问题的能力。面对智能手机、政府或经济,市民们应设法理解它们的原理才是。

 现在的新闻节目普遍以观众不喜欢枯燥主题、可以将复杂主题简单化到一句话概括为前提进行制作。当然,制作简短节目过程中使用的拍摄和编辑技术都是最尖端的技术。而且,得益于卓越的宽带服务,韩国人可以使用最先进的智能手机立刻观看到各种最新的节目内容。韩国的工程师们需要利用自己的前额皮层进行大量思考才能研究出这种技术,但在信息传输的终端,却只是人体中以处理人们感性反应的杏仁体为代表的原始大脑。

 韩国人应该强烈要求教育、媒体和决策系统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运转。

 科学的方法论要求我们慎重观察周围的社会,并提出相关假说,尝试解释这个世界的运转原理。接下来,我们需要通过研究去验证这个假说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相关假说一旦得到实践检验,我们就掌握了用来解释物质世界、人类社会和经济运转规律的原理。

 然而,各种媒体只会向观众们灌输自己提前设定好的解释,而不会指出事件本身的复杂性让人思考。电视节目制作时也提前预设了观众们的情感反应。

如果使用技术设备的方式,妨碍人们用科学的方式理解国家运营和经济的话,那么有必要对交流技术的使用方式进行限制。使这些技术能够带动人们认真讨论国家未来、有利于人们对各种事件的复杂性进行充分理解。我们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论评价技术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而不是一味追求更多的技术。

 可能有人会对这一观点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想要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点引导到枯燥或复杂的主题之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韩国人已经不具备阅读复杂文章或深度讨论某一问题的耐性。

 草率断定市民们不会改变既有习惯,或者认定我们生活在人们已经不可能再对重要问题展开理性讨论的时代,是一种不道德的做法。

 如果我们认识到缺乏理性思维是个问题,那就应该集中力量解决这个问题。鼓励理性思维比研发新的智能手机更加重要。

 对于我来说,地铁出售报纸的柜台消失不见、大部分乘客开始被游戏所吸引而不再阅读政策和经济新闻,这个事实相当具有冲击性。

 我们必须积极介入扭转这一趋势,而且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制定相关的教育法案,将阅读与分析复杂文章作为人们应尽的义务,可以引导人们延长“注意力集中时间”,引导人们对现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深度讨论。特别是,我们还可以限制年轻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恢复社会素质教育,将科学方法放到决策过程的核心位置。

 现在的新闻报道充斥着政治人进行选举游说的照片和民调结果,这种报道方式并不是真正的新闻,丝毫无益于帮助民众理解政策。

 新闻报道从未详细介绍过在国会搁浅的各种法案以及如何实行各种法案的问题。可能有人会说,读者对这种问题不感兴趣。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国家政治向好,就应该设法延长人们对相关问题的关注时间,想办法使人们对政策的具体内容倾注更多关注。

 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漠不关心,不对围绕重大事件的不同解读进行讨论,无法摆脱事情的表象讨论实质性解决方案,我们就会将表面上看似英雄、实际只会做出卑劣决策的人物奉为领导人,导致技术的未来变得一片荒芜。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