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新闻
“何为中国?”
贝一明
2018年 11月 18日
前些日子,我在上海参加会议时,有个学生来找我。他谈到二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也许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领袖,还问我对此有何看法。他难掩心中的激动,仿佛盼望看到我为此而震惊,听到我说这样的成就有多么了不起、对他这样雄心勃勃的中国青年学生多么钦佩。
然而他说的这些,并没有让我备受震撼——也许中国的飞跃早在我的意料之中。我觉得那位意气风发的学生似乎没有抓住重点。
1983年,我在耶鲁大学读书时,就深信中国会有今天的经济实力与文化影响力——正因如此,我起初才主修汉语。古往今来,中国多在国际舞台上担当经济与文化主导大国的角色。对这样一个国家来讲,它在从鸦片战争结束到进入世贸组织的这段时间中所处的境况实属反常。
我所关注的问题是,中国是否可以摆脱只注重经济规模与物质利益、无视未来的桎梏,能否展现出真正的领袖风范,以及它将给世界带来何种富有积极意义的新机遇。
然而我在上海闲逛时,目之所及,都是以琼楼玉宇为背景的各色广告,那些豪宅堪比法国末世贵族的居所——没过多久那群皇亲国戚便迎来了法国大革命。其实我下榻的酒店内真的有一张海报以玛丽王后和路易十六所召开的盛大舞会为噱头,让人匪夷所思——腐败的专制体系因阶级斗争而分崩离析后,这二位的好光景便匆匆了结。上海面向富豪的房地产广告中那一栋栋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也许会让玛丽王后都觉得倍感亲切。
在这次上海之行中,我发现就连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大多附体于摆满了精致瓷器与雕花家具的晚清院宅。以这种文化空间为居所的,当然是身着绫罗绸缎、生活穷奢极欲的人们。
不论是在这样的广告里,还是在那些奢华程度不亚于晚清历史电影拍摄现场的豪宅与商城中,中国两千年来粗衣简食、承星履草的普通百姓和学子士人所代表的气节与美德均无影无踪。
中国正在同一场巨大的身份危机角力。对于领袖地位的渴望,不仅中国有,所有发展中国家、乃至对现状心有不甘的欧洲国家与美国某些地区也有。这些国家一心推动科技进步,却忘记了塑造个人品行、传播艺术与哲学思想、加强国民精神修养。肤浅的消费文化已经把座座城市化为精神沙漠,由其支撑的经济框架也脆弱不堪。
于是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中国,寻找新的希望,不论这份希望是点点烛光还是熊熊火炬,不论这希望之光是辉煌耀眼还是朦胧黯淡。
在美国和欧洲,军国主义日渐抬头,种族主义愈演愈烈。与之相比,中国堪为一片净土。然而在这片净土上备受推崇的消费文化与正在毁灭西方世界、有时面目甚至更为可憎的那种文化简直别无二致。
造就我的美国并不高尚无私——根本没有真正高尚无私的大国。不过在美国,在剥削性、掠夺性极高,唯暴利是图的商业模式与众多肩负伦理责任、追求真相、主张公共利益的知识分子、艺术家、甚至律师和公职人员之间,曾经存在着一种平衡。我还记得儿时美国的美好之处;1998年我在伊利诺伊大学任教时,那种美好仍然有迹可循。在美国,健康社会的踪迹依然随处可见,而且永远不会消失。
然而那个美国,那个吸引许多中国杰出政坛人物、学者教授和商界人士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去求学的美国,已经不复存在。虽说哈佛广场、史密森学会等地标性建筑还在,但曾令那个国家引以为傲的文化和社会结构遭受了永久性的扭曲。剩下的,只有建立良好政府与促进智力参与等为我们所知的传统所留下的影子。情况还在迅速恶化。恐怕美国正走在全面性体制崩溃的不归路上。
我在描述祖国所处的厄境时,心中所充斥的并不是别样的欢悦,而是无尽的悲哀。不过我还想在这里引用《圣经》中的名句,尽管我并不信教。
“你们必认识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承认真相的确让我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然而许多中国人仍然坚信从电视上看来的、出国旅行时在富人居住区体会到的、或是存留在过往回忆中的”美国观念”,以至于无法接受眼前残忍的现实。
不过来自华盛顿的战争威胁与贸易制裁——这也是战争的一种——正在逼迫中国人明白,某些事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很可能会倍道而行。
许多美国人都已接受由小丑总统特朗普所代表、以种族主义和利己主义为特征的新身份;欧洲如诗如画的田园中,实施排外罪行的极右翼势力已经抬头。这一切都说明,我们正身处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
以美国为例。二十年的对外战争;崛起后的富豪集团无所不能,甚至颠覆了福利与公共教育政策;军国主义、贫困、气候变化、过度开采——这些问题共同指向的是一个灰暗的未来。
尽管美国国内已经有人准备好为改变前景而战,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然而,虽说美国军方正在准备发动灾难性战争,而且作战对象可能是伊朗,也可能是中国,中国媒体却在报道华府有关问题时小心翼翼。事实上,中国媒体简直比美国境内的许多反对派都要谨小慎微。
在中国民众面前,媒体将唐纳德•特朗普和麦克•蓬佩奥等肆无忌惮的不法分子刻画成了伟大的政治家——尽管许多美国人都已深深地意识到这些人有多么危险。
这种外交策略对中国毫无益处。
我们不该掩耳盗铃,不该自欺欺人。美国一旦出乱,我们就会看到僵而不死的反亚裔种族主义传统昂起它那丑陋的头颅。那一天也许不会太远。
让我们回顾一下于1882年签署的《排华法案》。该法案基于种族,禁止华人移民至美国,导致日本与其他国家人民的移民行为也受到了严重限制。二战期间日裔美国人被关进集中营,德裔美国人却得以幸免,原因之一便是针对亚裔的种族主义因此法案而生。倘若没有移民方面的限制,现在美国境内会有大批亚裔人口。近几年来美国对亚裔态度的转变或许正是特朗普政策的恶果。
我们以为种族主义已经在文明开化的西方世界无影无踪,我们以为美国和欧洲率先垂范,构建出了更加开放、更为国际化、以普世价值为基础的社会。但如今我们却看到,在美国,各种文明观念因社会的深刻矛盾而四分五裂;因财富过度集中、劳工受虐等问题而满怀怨气的普通民众正想找人发泄怒火。
美国和欧洲将经历不同阶段,也许最终会抛弃极具威胁性的排外主义,回归平和。然而这一过程可能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
整个世界提出的问题,并不是美国将会怎样。回首历史,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足以猜到未来是明是暗。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中国将何去何从?它能否不步美国的后尘,不沉迷于破坏性、以浪费为美的消费文化,担当重任,引领人类朝全然不同的方向前进?
首先,中国人需要走出因美国而生的茫然与困惑——那个美好的美国已经荡然无存,我们不能再受蒙蔽,对幻象依依不舍。我们必须清楚何为中国,何为中国的独特之处。
修佛参禅之人都需要领悟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何为我?”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回答之人每次深究,都会得出些微不同的答案。反复解答这个问题,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这种修行方法可以帮助人推倒自欺的高墙、驱散纠结在眼前的错觉,令人更加接近真知。
请试着问问自己:
“何为中国?”
“何为中国?”
应该以什么来定义中国?是智能手机的产量和使用数量,食物与电子产品的耗费情况,还是电梯、集中供暖系统和空调所带来的便利?
长久以来,中国就是中国,但以往身为中国的中国并没有手机、空调等物品,今天它也不需要这些。这些被人们奉为成功标志的物件,与中国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毫无关系,而且要么会破坏环境,要么会影响家庭氛围,要么无益于民众构建健康的精神生活。它们并非成功的标志,且与中国毫不相干。
同样,在中国,被少数人集中掌握的大量财富也被视为成功的象征。尽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富人阶层,但像今天这样对财富极为崇拜的情形是前所未有的,社会公德也会因此而遭受毁灭性打击。面对此情此景,不仅毛泽东会深感不满,就连唐、宋、明、清的学者也会扼腕叹息。
那么,中国能否不对媒体和各大企业言听计从,不做它们口中的”成功国家”,能否另辟蹊径,是否有另辟蹊径的潜力?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但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许多西方国家正走在毁灭之路上,中国也面临着很大风险。
倘若中国不严阵以待,不认真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不减轻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终将看到灾难性的一幕降临。
此类问题不能单凭科技来解决。要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还应当回归勤俭、正直、修心等优良传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它们几乎一直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德、善、孝、忠等无形之物才是无价之宝;弘扬美德、寻找选贤举能的有效途径是国家的主要任务。如今在人们的职业生涯中,智慧与德性似乎已无人看重。在人们心中,好像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在正念与灵修方面,中国的古人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中国人民可以借之帮助自己和全世界拥护中国文化的有识之士从对消费的沉迷中解脱出来。
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人的”常识”世界扎根的,只有最狭义上的经济增长、股价与产品消费。正因如此,环境才会被一步一步地拖向灾难,财富集中问题才会一点一点地加剧——而这条道理甚少有人提及,甚至不为许多人所知。
我们要面对的终极问题,将是能否有中国人鼓起勇气主张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其扎根于注重和平、正念、生态与和谐等已有传统的丰厚土壤。
为现代问题找到解决之道的,将是这样的中国人:他们不拘一格,能够为中国的未来谱绘别样的蓝图;他们百折不挠,即使受千夫所指也会为那样的未来摇旗呐喊;他们无所畏惧,即使承受极大的压力也能挺身而出,坚持对中国最为有利的选择。
中国跟美国一样,其社会愈发被商业广告所左右。在这样的社会中,所谓的经济学家把目光集中在股市上,却对普通大众的经济福祉置若罔闻。这样的非健康型文化无疑会催生消极、懒惰、容易被花哨产品诱惑的民众。
从根本上来讲,这既不是个人的错误,也不是美国的错误,而是文化缺失的恶果。目前情况如此严重,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予以回应,塑造健康、积极的文化。我相信,中国,还有相信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影响世界、立志于为人类未来创造更好文化的中国人,将一马当先,做出改变。
日本哲学家荻生徂徠在他的专著《政談》中写道,囲碁(下围棋)有两种境界。一种是,棋手精通棋道,将各种策略烂熟于心,步步为营,招招制胜。
但荻生徂徠进而论述道,还有人处于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境界。他们并不是棋艺大师,棋技也无法与大师匹敌,但他们却是真正意义上的终极大师,是运筹帷幄的君子。他们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历史机遇,凭自己的创造力和智慧来制订对弈规则,从而发明囲碁。文化与价值观,以及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方面最为深刻的原则也需要这样的人去塑造,去拟订。
中国所面对的挑战是避免重蹈覆辙,用以往的规则——浪费、金钱、石油、军国主义和消费主义——来回应难题。
美国和其他地方的极右翼势力也许会围攻中国,制造危机状态。
但是,倘若中国不随波逐流,而是勇往直前,为世界制订全新的游戏规则,一种人人有所得、尤其对环境有所裨益的规则,那么一切都会焕然一新。
可惜,许多人都为看到剥削工人的掠夺性经济蔓延、贫富差距加大、投资银行一手遮天等在中国抬头的负面趋势而灰心丧气。我们急需的是能够拿出全新方案的人材。这样的方案,应该与当下被人视作常识的一切迥然不同,应该能够为中国乃至整个陷入困境的世界点燃希望。
「版权声明:多维客是一个汇聚各方言论的平台,所述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有侵权文章或者图片,请立即联系我们。」
Like this:
Like Loading...
Related